Hot Topics 娛樂追蹤
Health 6 個常見健康警訊!盡早檢查不要拖
2023-09-28 (星期四)

不少疾病在發作之前都有跡可循。那麼,大病來時身體會發出哪些訊號?有專家指出 6 種常見不起眼的健康警訊,提醒大家要多注意身體狀況,萬一出現不尋常現象,應及早看醫生!
What signals does the body send out when a serious illness strikes? Some experts pointed out 6 common health warning signs to remind everyon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health. If you have these symptoms but chose to ignore them, thinking they would just go away, today's post is for you.
![]() ![]() 很多人覺得頭暈一定是因為貧血,其實未必。如經常感覺頭暈,應先請家庭醫生診治,並詢問是否應轉介到以下的專科:眩暈(感到天旋地轉)- 如果沒有伴隨不平衡的症狀,可以看耳鼻喉科;近乎昏厥 - 心臟內科;不平衡 - 神經內科;非特異性頭暈(昏沉、頭重腳輕、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描述的頭暈)- 神經內科或是精神科。(Photo from Pixabay) |
時常頭暈
頭暈可能是良性的耳石脫落症、貧血、姿態性低血壓導致,但也可能是梅尼爾氏症、糖尿病血糖過高、聽神經瘤等嚴重問題,腦中風也會出現頭暈的狀況,長者更需當心!
反覆頭痛
因為頭痛而問診的,大多是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等原發性頭痛,比較不需要擔心。不過,腦部血管瘤、腦部腫瘤、中樞神經感染等較嚴重的問題,也會引致續發性頭痛。要是出現偏頭痛是單側、疼痛為中重度以上,且持續時間可能長達幾小時或幾天,又或伴有畏光、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比一般頭痛更嚴重!注意並不是痛一邊就是偏頭痛,應趕快做檢查為妙。
![]() ![]() 體重起起伏伏是正常的,但若沒有特別原因,體重在半年內下降 5% 以上就要趕緊就醫檢查。導致體重減輕的原因包括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症、腸胃道疾病、老年因素的營養不良等等。(Photo from Pixabay) |
異常耳鳴
多數情況下,耳鳴是由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但也可能是聽神經問題或過敏,大多為良性,表現形式常常是兩側同時耳鳴。嚴重的可能會是梅尼爾氏症、中耳炎、耳膜穿孔、耳中風、聽神經瘤、鼻咽癌等等,這類情況大多是單側出現,不容忽視!
體重減輕
短時間內體重無緣無故減輕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常見症狀,要是沒有特意瘦身,6 個月內體重卻下降了 5%,輕則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腸胃道疾病,或是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重則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慢性感染和癌症等。這些疾病近年已逐漸年輕化,很多壓力大的上班族也會患上。
![]() ![]() 不癒的疲倦,有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的表徵:(1) 貧血,血中含氧量不夠,就容易累。(2) 心臟病,心臟裡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無法正常交換,患者也會疲勞。(3) 肝病,肝臟是身體最主要的解毒器官,肝不好,體內廢物容易堆積,就會產生疲勞感。(Photo from Pexels) |
經常胸悶
由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的胸悶是比較常見的,但流感等一般呼吸道感染也會造成胸悶。這是心、肺重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千萬不能輕忽。最需留意的是,經常胸悶很可能是心律不整、狹心症等心臟疾病,氣喘、肺部慢性阻塞、肺癌等肺部疾病,或是嚴重的胃食道逆流等的警號!
容易疲倦
「常感覺疲勞」只因為「濕重」?常見的找不到原因的「非特異性倦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貧血所致。但有些嚴重的疾病,在後期也會出現疲倦的狀態,比如心臟病末期、腎臟病末期、肝硬化末期、癌症末期、嚴重自體免疫疾病、慢性感染等,還是的要檢查過才能知道真相!
以上的症狀看似輕鬆平常,但要是沒有原因的持續出現,就要盡早就醫了!特別是多個症狀同時來敲門更須小心!病向淺中醫,不但能少花冤枉錢,還能少受罪呢。
-
2023-09-30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健康錦囊」(蚊叮蟲咬、腎石)
2023-09-29WhatsApp For iPad 已進入公眾測試階段 預計即將推出!
2023-09-28Health 6 個常見健康警訊!盡早檢查不要拖
2023-09-27Laundry detergent 洗衣粉和洗衣液到底哪個好?
2023-09-26Corn DIY 新鮮玉米汁!原來玉米身上有個小機關 用這方法 幾分鐘剝一盤
2023-09-25Sweet potato leaves 農民拿來餵豬的地瓜葉 原來是個寶!
2023-09-24VIFF AM 1470 DJ 推介 - 動畫大師宮崎駿最新力作《蒼鷺與少年》
2023-09-23Daikon 平民人參! 白蘿蔔排毒又能清血管
2023-09-22Photography tricks 16 張真相圖揭開「美照的秘密」
2023-09-21文楓「楓馳電掣」專欄 - M & M 聯合國會議 寶馬 M 車各有千秋
2023-09-20GODIVA Bakery 全球首間 GODIVA 麵包店 亮相東京
2023-09-18OpenRoad Auto Group 新車情報 - 維修保養儲積分
2023-09-17VIFF FM 961 DJ 推介 - 薜景求 張東健 金喜愛 超猛陣容韓片《晚餐》
2023-09-16FRApp 送機場希爾頓酒店 CAVU Kitchen Bar $200 餐券享用海鮮拼盤!
2023-09-15貓界蝙蝠俠 出生自帶「黑面罩」 貓父子神似 蒙面俠 Zorro
-
2023-09-14Apple Shot on iPhone 人狗情深 主人利用 iPhone 14 Pro 為小狗製作義肢
2023-09-13Music 全球首播 - 吳克群《今天很 OK》
2023-09-13iPhone 15 Pro / Pro Max 最吸引的 5 大功能
2023-09-12VIFF FM 961 DJ 推介 - 是枝裕和執導 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怪物》
2023-09-11Narita Airport 日本成田機場美食街開幕 米之蓮著名餐廳進駐
2023-09-10Fuel efficiency 它們都是省油的車!台灣十大最省油小型汽車、多用途車花落誰家?
2023-09-09Apple 妥協!歐盟規定:明年 9 類 3C 產品須用 USB-C 充電
2023-09-08Clip mouse 夾式鼠標 只需夾在手上 適用於 Win 和 Mac
2023-09-07VIFF AM 1470 DJ 推介 - 揭露殘疾院舍黑幕《白日之下》
2023-09-06Smart contact lens 新加坡科學家發明用眼淚充電的超薄電池 可為智能隱形眼鏡供電
2023-09-05Little Sunshine 在線報名開始
2023-09-04Peanut leather 日企研發純素皮革 廢棄花生皮搖身一變成背包
2023-09-03TWFF 2023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 加拿大中文電台呈獻楊德昌經典《一一》
2023-09-02Coffee 咖啡新喝法 醫師建議加這 3 種食材 這樣喝才更健康
2023-09-01FR Anniversary「台慶有禮 360」9 月密碼及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