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九月、十月好書推介」

2022-10-30 (星期日)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九月、十月好書推介」

此重溫訪問內容 Please click here to listen to archive audio

「週六品味圈」(Sat 9am, AM1470)的節目主持 Celina,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生活雜誌」環節中,都會邀請列治文公共圖書館Wendy Jang 為聽眾介紹優質讀物。深秋季節,我們繼續每隔一個月介紹過去兩個月的推薦書刊,並每個月上載該月的訪問音頻,在 9 月和 10 月份,Wendy 為大家帶來了兩本中文好書。  

If you love to read, the monthly books recommended by Wendy Jang of Richmond Public Library are just your cup of tea!  Click the link above to listen to the September and October interviews of "Lifestyle Reunion" (Sat 9 am, AM1470) hosted by Celina.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九月、十月好書推介」

《咖哩的世界史:從印度出發到各國餐桌,日本最受歡迎國民料理的進化故事》- 井上岳久著; 洪于琇譯(2021 年繁體字版)

這本關於咖哩的書,是由日本最懂咖哩的男人寫的。書中的資料雖然豐富,但文字不多,內容簡單扼要,而且差不多每頁都有插圖、照片、地圖或圖表,是一本快看、易看易明的書。作者提到,咖哩是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辛香料製成的料理統稱,一般包括薑黃、孜然、香菜籽、辣椒、肉桂、胡椒、小豆蔻、番紅花和丁香,它可以是醬汁也可以是主食(例如咖哩飯、咖哩餅等),並可被分為印度、歐風與日本進化咖哩等三大體系。

印度咖哩的種類非常多,因為不同地區甚至每個家庭放進去的材料都不一樣。基本類型包括雞肉(chicken)、奶油烤雞(butter chicken)、絞肉(keema)和羊肉(mutton)。由於宗教原因,牛肉和豬肉咖哩是罕見的,而南方人還會放海鮮和豆類。口味方面,北方人喜歡複雜濃稠,南方人愛清爽偏辣,至於孟加拉人,則更喜歡滋味溫和的海鮮咖哩。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沒有咖哩粉,它是英國人調配出的產品。而亞洲各地區的咖哩,如泰式咖哩、印尼咖哩、越南咖哩、中式咖哩等都屬於印度咖哩體系。

咖哩如何進入日本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有決定性的證據。比較有可能性的是:日本曾經歷兩百多年的鎖國制度,最終被和美國簽訂的「美日修好通商條約」打破,之後,西方文化湧入日本社會。一般認為咖哩就是這時傳到日本的。登陸的地方可能就是橫濱。另一說法就是明治維新後,政府為推行近代化而僱用了很多外國人。札幌農學校(今北海道大學)的首任校長 Dr. William Smith Clark 將咖哩推行為學生餐點。

書中也提到,咖哩能在日本普及,和戰爭有很大的關係。在打仗時,無法預測何時會遭敵人攻擊,因此餐點必須能迅速完成,容易攜帶。咖哩符合這些要求。只要將肉和青菜丟入大鍋裡熬煮就能做出幾十人的分量,放進盒子便能帶走,而且營養均衡又美味。軍人在兵役結束後回家也煮起咖哩來。

本書作者井上岳久慶應義墊大學經濟學部、法政大學法學部畢業,於 2002 年 11 月擔任「橫濱咖哩博物館」策展人,可能那時便開始做咖哩研究。他於 2006 年自立門戶,創辦了「咖哩綜合研究所」,提供咖哩咨詢顧問服務,又於 2014 年開辦「咖哩大學」培育咖哩專家。如今,他是日本咖哩研究第一把交椅,還多次前往印度、英國和東南亞,研究各地的咖哩。他品嚐過全日本八千多家咖哩店,蒐集了七千多種咖哩料理包,因此被譽為「日本最懂咖哩的男人」。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九月、十月好書推介」

《哲學家,很有事? :漫談蘇格拉底和 16 位小夥伴》- 賈辰陽著(2021 年繁體字版)

本書主題在於介紹希臘哲學。書中指出,哲覺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目的是追求「對」。但很多問題沒有正確答案,或可能永遠都找不到答案。哲學是一門學問、是價值觀、是思想、是方法,是對基本原則進行理性重建,是不斷地尋求真理。哲學家來自各行各業,有詩人、作家,也有軍事家、教師等等。他們不是專業哲學家,卻能深遠地影響哲學思潮。

希臘哲學是用哲學方法來思考西方文化的開端。英文字 philosophy 源於希臘字 philosophia,意思是「the love of wisdom」(愛智慧)。希臘最重要的 3 位哲學家是蘇格拉底、柏拉圖阿里斯多德,他們並稱為「希臘三賢」。蘇格拉底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他的一生很神秘,因為他沒有任何著作,一切關於他和他的思想都是從他學生的作品裡得知。他是「道德哲學」的始創人,他相信人類擁有某些美德,而最理想的生命就是發展自己的本能、尋找道德和真理而不是追求物質的富裕。他一貫的教學方法不是演講,而是問學生問題,藉著回答問題來闡明他們的想法,讓邏輯和論證幫助他們找出理論的漏洞。這個「蘇格拉底教學法」如今仍被一些法律學院採用。

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學生,但關於他的資料也不多,但歷史上每個時期的哲學家都受到他的影響。他的主要教義是:世界是有缺陷而充滿錯誤的,但有一個真實和完美的領域是由永恆不變的實體組成。這些實體稱為「形式」(form)或「思想」(idea),它們呈現出世界的結構和特徵的典範,包括善、美、平等、大、相似、統一、存在、相同、差異、變和不變。而這些特徵最大的區別在於看起來美的對象(包括好、公正、團結、平等和大)和一個真正是美的對象(包括善良、正義、統一等),他用它們來探索倫理和實際方面的問題。他另一大貢獻就是在雅典設立了西方世界第一所高等教育學院。

亞裡斯多德的影響力和他老師柏拉圖一樣重要。亞里士多德留下大量作品,這些作品基本上可以說是由古代至文藝復興期間 700 多年的哲學基幹。亞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學多才的才子,他的著作涵蓋邏輯學、心靈哲學、倫理學、政治理論、美學、修辭學、生物學等等,他的著作很難懂,因為裡面有很多未經解釋的術語,他寫的句子和作品編排也隨意,根本不知道是亞裡斯多德自己這樣寫的,或是後人隨便將不同作品縫合在一起。亞里士多德開創了逍遙學派,並設立 Lyceum 哲學學園

本書包含了共 17 位哲學家的思想。這些哲學家都是表裡如一的人物。他們將內在思想體現在現實生活中,不怕被人批評取笑,無懼生死。例如,蘇格拉底飲下鴆酒(毒酒)後還侃侃而談,論證「靈魂不朽」。本書分兩部份,第一部分是各哲學家討論一些大問題, 包括:正義、虔敬、愛情、靈魂、語言等;第二部分就是介紹各哲學家的生平和他們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