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文電台 AM1470 FM96.1

A
A- A A+

Test

Test

Test

Test

Test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二十年 DJ 二十年人」Mary 盧玉鳳為台慶二十週年而特別製作的人物專訪,已於 5 月 27 和 6 月 3 日播出了 Mini 蔡冕麗Ricky 張文謙的部份,在 6 月 10 和 17 日,將繼續在「度身訂造」(M - F 1pm, AM1470)節目內播出以下兩位嘉賓的訪問。

「二十年 DJ 二十年人」的四位受訪嘉賓都是在 93 年前後、電台剛成立時加盟,並且都曾接受電台所提供的專業 DJ 培訓,雖然今天他們未必仍在廣播業內工作,但無可否認,曾接受口才、思維和組織能力的訓練,令他們更有能力發揮所長,追求自己的真正理想。今年的「後浪 DJ 訓練班」在本星期五截止報名,把握機會,立刻在線報名,請按此查閱詳情。

In part 2 of "20 Years of DJ Course", Mary Lo interviewed Sanford Lee, a DJ turned union representative, as well as Alfred Lee, the Cantonese Program Director and Production Director of Fairchild Radio.

Sanford 李燊法

 

有別於今日新人湧現,加拿大中文電台(舊名為溫哥華中文電台)剛啟播時求才若渴,常要四出打探,尋訪新人。Sanford 李燊法正是以這種形式被發掘出來的 DJ。

「93 年我參加了電視台的新秀歌唱大賽,但沒有勝出,之後 Mary 來找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做 DJ,我說 ... 好吖 ... 不過 ... 我不懂中文字喎。」原來 Sanford 是土生華人,可以講但不懂得書寫中文字。

「但我還是硬著頭皮來試音,通過後接受後浪的培訓,不但開始做音樂節目,還做 operator,那段時期我的中文進步最快,不但能講,中文字也認得八九成。」

除了做節目,唱家班出身的 Sanford 還參與了很多電台舉辦的歌唱活動,包括主唱了第一屆歌創的冠軍歌曲「夜 . 結他」。「現在電台偶然還會播這首歌,我爸爸每次聽到都會很興奮,急不及待的告訴我:『今天電台播你首歌!』其實歌曲屬於得獎的作曲人,我只是負責唱的部份,但與有榮焉。」

Sanford 在電台工作了三年,之後轉到航空公司任職,現受聘於工會,頻繁於各省巿穿梭。雖然現在說中文的機會大大減少,但練就的好口才,卻令 Sanford 在職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做 DJ 最大的得著就是學懂表達自己,不會怯場,這項技能,於諸各行各業皆適用。」

Alfred 李偉仁

 

最後一位「二十年 DJ 二十年人」的嘉賓,是加拿大中文電台粵語節目部製作部總監、人稱佛爺Alfred 李偉仁

原來二十年前,佛爺只是加拿大中文電台一個小義工,他由控制員(operator)做起,一步一步經歷不同部門的不同崗位,直至今天成為掌管兩大部門、統領數十精英的重要人物。

「其實我從來沒想過會在電台工作,但我自小熱愛聽收音機,亦對音響有興趣,所以 92 年聽到有一家新電台即將啟播,便應徵做音響的控制員,而剛開始的時候,還只是實習的義工。

「正式啟播不久,公司安排了一個培訓在職員工的廣播訓練班,亦即今日後浪的雛型。訓練班的學員除了我、還有 Marketing 的丘凱敏和宣傳部的 Fiona,另外也有一些從外面招募來的新人例如張文謙等,目的是訓練第一代的本土 DJ。當時的課程不像現在那麼有系統,但很實用,例如導師們會要求我們每星期將一些自己的作品拿出來互相品評,即所謂『劈帶』,目的是要我們學懂接受批評,並吸收別人的意見,因為作為傳媒人,作品不是用來自己欣賞的,能得到聽眾的認同非常重要。」

做過控制員,又做過音樂節目的 DJ,之後調入廣告部負責製作和創作,現在更晉升為管理層,負責節目策劃和為電台訂定未來路向,每次調動都給予 Alfred 極大的啟發,令他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廣播:「電台的每個崗位都同樣重要,每件工作都會互相影響,例如在大型活動時為工作人員 order 飯盒和在現場派飯,這些看似瑣碎的差事,背後的意義和學問其實非常大。」

想聽佛爺的「飯盒哲學」,請留意 6 月 17 日 AM 1470 「度身訂造」

相關文章:二十年 DJ 二十年人 (1) - Mini 蔡冕麗、Ricky 張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