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Indigenous 週六品味圈介紹北美原住民建築 同場加映:加國「原」素
2022-06-03 (星期五)

每年 6 月是加拿大的「Indigenous History Month」(原住民歷史月),加拿大中文電台和很多政商機構都會趁著這個機會發揚加國原住民豐富的文化和久遠的歷史。「週六品味圈」(Sat 9am, AM1470)的主持文楓,前年就介紹過「與原住民通婚的華工」,去年亦以原住民歷史月為契機,親身探索「BC 西南部的歷史與傳說」,今年換來文楓的最佳拍檔 Celina,她會在 6 月份一連 4 星期訪問對北美原住民建築特別有研究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 Roger 肖禮斌建築設計師,深入淺出介紹這些建築的種類與特色。
但在嘉賓出場前,我們想提提大家加拿大中文電台還有另一原住民特輯將在 6 月份播出。「加國『原』素」請來原住民顧問、本身是來自安省 Bruce Peninsula 一個原住民部族 Chippewas of Nawash 的 Carmen Jones,為大家介紹原住民的歷史、文化、信仰、藝術和生活習慣,又會釐清很多常見的誤解和失實的報導。其實北美洲的原住民文化源遠流長,部族很多,語言也各異,但共通的是,他們均在過去數百年克服了很多天災人禍,不斷在「傳統」和「文明」之間取得平衡。他們對天地萬物的尊重,以及族人之間的團結,都深具啟發性。如果你想更深入的認識加國的原住民,請鎖定 6 月 4 日至 25 日一連 4 個星期六的「思覺新潮」(Sat 5pm, AM1470)和「Oh My Saturday」(Sat 6pm, FM961)。
![]() ![]() 坑屋屬西北部原住民最遠古的建築型式。(Photo from BC Archives) |
![]() ![]() 帳篷多屬臨時和流動的建築物。(Photo from Provincial Archives of Alberta) |
![]() ![]() 東北部原住民的棚屋,基本上是帳篷之一種。(Photo from Minnesota State Archives) |
![]() ![]() 西南部原住民的土坯屋,是一種「能生長」的建築型式。(Photo from US Library of Congress) |
說回「週六品味圈」6 月份的「北美原住民建築特輯」,原來北美最遠古的建築型式是西北部原住民的 Pit House(坑屋),現在大家見到的原住民居所 Longhouse(長屋)或 Plank House(木板屋),其實是鐵器工具發明後才開始有的。至於流行文化中的 Teepee(帳篷)或 Wigwam(棚屋),其實只是個流動或臨時之居所。此外,西南部原住民的 Adobe(土坯屋),則是一種能隨著需要而加蓋的「會生長的建築」;而極圈原住民的 Igloos(冰屋),更屬世上最獨特的建築型式之一。
![]() ![]() 高大寛闊的木板長屋要用鐵器工具始可築成。 | ![]() ![]() 北極圈原住民的冰屋,是世上最特別建築型式之一。(Photo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
![]() ![]() Xatsull Heritage Village 的新(左)和舊(右)示範坑屋。 | ![]() ![]() 可從屋頂柱梯進入的坑屋,中央通常是火堆。 |
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 Roger 肖禮斌建築設計師指出,這些原住民建築有 4 個共通特點:
1. 純天然的材料,比如木、土、冰雪、茅草等。
2. 工具簡單,技術原始,所以建築尺度相對較小,特别是構件尺寸不大。
3. 與氣候、地理、地貌等環境條件相互呼應。
4. 以火為核心解决功能問題,包括烹調、保暖,而因為要在室內生火,所以必須有透氣口。
![]() ![]() Xatsull Heritage Village 的帳篷可租用住宿。 | ![]() ![]() Haida Gwaii 島上 Haida Heritage Centre 的沿岸原住民村落模型。 |
而根據多年的接觸經驗所得,Roger 對原住民建築有這樣的見解:
「原住民建築就像來自上古的純自然歌聲,没有複雜的調性配合,也没有豐富的色澤變化,甚至沒有清晰的藝術追求,但是,就是這種質樸無華的感覺直擊人心,讓我們看到一幅美麗的圖畫,像傾聽上古的聲音。
他們的建築就像他們的生活,基於地域,取於山林,歸於塵土 ...」
![]() ![]() Ksan Historical Village 的示範木板長屋與圖騰。 | ![]() ![]() Roger 攝於 Haida Heritage Centre 前。 |
如果閣下有興趣實地參觀原住民的建築,Roger 會於節目中介紹 Ksan Historical Village、Xatsull Heritage Village 及 Haida Gwaii 島上的 Haida Heritage Centre 幾個原住民文化景點,讓大家在計劃今年的旅遊路線時有一個參考。
敬請大家在原住民歷史月的毎個週六留意收聽「週六品味圈」!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2023-03-25Breakfast 營養早餐是健康生活的開始 但空腹吃 4 樣食物就像虐待腸胃
2023-03-24Laundry 洗衣忘記取出衛生紙 衣服全是衛生紙屑怎麼辦?
2023-03-23Tape 韓國爆紅「果皮紙膠帶」100% 像真度 不是文具控也想擁有它
2023-03-22Music 全球首播 - 任賢齊《我出去一下》
2023-03-22Ginseng 花旗蔘、人蔘、高麗蔘、黨蔘的功效及禁忌
2023-03-21Cherry blossom afternoon tea 今個春天來個新嘗試 邊嘆下午茶 邊賞櫻花
2023-03-20Parsley「芫」來好處多 揭芫茜 5 大功效與謬誤 高纖低卡更有助強化血管
2023-03-19Reel 2 Real 電影節推介 中國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
2023-03-18Lotus root 7 孔藕和 9 孔藕哪個好? 買錯蓮藕口感大大不同
2023-03-17Pig 豬橫脷是豬的胰臟 那豬天梯和豬拖沙又是哪個部位?
2023-03-16Facebook 計劃相隔 9 年重新合併 Messenger!誓與 TikTok一較高下
2023-03-15Tofu 百頁豆腐?木棉豆腐?豆腐知多少
2023-03-14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 送 郭富城 梁朝偉《風再起時》電影入場券
2023-03-13iPhone 全新未開封第一代 iPhone 拍賣 成交價比一輛電動車還要貴
2023-03-12Wisdom teeth 甚麼情況要拔智慧齒?不痛就不用拔?
-
2023-03-11White Day 白色情人節收到甚麼禮物 意義大不同
2023-03-10Toast sofa 超療癒「吐司沙發」 厚片吐司秒變薄片吐司 喜歡的還可加隻蛋
2023-03-09Electric car 如何在電車上收聽 AM1470
2023-03-09FR Social Media X 溫哥華機場寰宇免稅店 送出的 2 支冰酒 由她奪得!
2023-03-08Work from home 日本女孩發明「視訊會議逃生器」光明正大偷懶中
2023-03-07Tatchan Noodle 溫哥華出現日本街頭車仔拉麵檔
2023-03-06Rescue dog 搜救犬在土耳奇救災殉職 隊員帶牠回家列隊隆重致敬
2023-03-05Laundry 牛仔褲、睡衣可以穿多久才洗一次? 這衣物根本細菌培養皿
2023-03-04Google 為何不再用甜點來為 Android 正式命名? 甜點代號其實一直沿用 只是你不知道
2023-03-03文楓帶你以海陸空遨遊卑詩省 Sunshine Coast
2023-03-02FR Social Media X 溫哥華機場寰宇免稅店 送你 2 支 BC 冰酒!
2023-03-01FR Anniversary「台慶有禮 360」3 月密碼及奬品 + 幸運日 Bonus $2,288 現金獎
2023-02-28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一月、二月好書推介」
2023-02-27Frozen vegetables 冷凍蔬菜 料理前要不要退冰?
2023-02-26IKEA 宣布推出室內空氣監測器 高顏值 親民價 可與其他智能設備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