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CNY food 你家還有賀年糕點?有「這情況」已開始腐壞

2023-02-07 (星期二)

華人過年喜吃年糕,取其諧音有「吃了好運連年,步步高陞」的美好寓意。但農曆新年過後,不少家庭會將未吃完的賀年糕點繼續留著慢慢吃,你知道在保存上有甚麼要注意的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就分享,開封前後賀年糕點的保存要點,以及糕點在甚麼情況下即不能食用,一起來看看這些實用貼士!

After celebrating the Lunar New Year with Chinese New Year Cake (or Nian Gao) , you might have some left on the table. Whether your Chinese New Year cakes are homemade or store-bought, they can be tricky to store. Rice cakes tend to go stale quickly, so plan to make or buy small batches and eat them within a few days. If you do need to store them, there are a few simple strategies that can help them stay fresher longer!

在吃糕粿類時,應留意表面是否有濕黏的情況,如果有,可能表示產品已開始腐壞。除非是剛蒸出來的正常水氣,否則年糕表面應該乾爽,並帶有米香。
在吃糕粿類時,應留意表面是否有濕黏的情況,如果有,可能表示產品已開始腐壞。除非是剛蒸出來的正常水氣,否則年糕表面應該乾爽,並帶有米香。

眾所周知,亞洲南方以米為主要農作物,所以華人的賀年食品中,大多以米為材料並延伸出多款食品,包括年糕和蘿蔔糕(又稱菜頭粿)。蘿蔔糕的原料是以稻米磨碎而成的米粉,再混合蘿蔔絲蒸熟成形;而年糕與湯圓則是以糯米粉製成,相較之下,糯米產品的口感更加軟黏。

如果自製蘿蔔糕又想存放長一點時間,應避免加入冬菇,否則放了二、三天蘿蔔糕就有機會變酸。
如果自製蘿蔔糕又想存放長一點時間,應避免加入冬菇,否則放了二、三天蘿蔔糕就有機會變酸。

再來講講年糕開封前後的保存。如果年糕是從露天開放式場所購入,回到家後就要立即將其冷藏並盡快食用完畢。

但當我們拿起一塊未開封的年糕時,在開吃前還是要細心觀察,要是看到表面有濕、黏的狀態,可能表示產品已開始變壞。除非是剛蒸出來的正常水氣,不然表面應該是清爽狀態,不該有水水的感覺,而且聞起來還應該有米的香氣。

如果年糕打開後不能馬上吃完,就必須冷藏在 0~7℃ 之間。

至於蘿蔔糕,因為裡面的澱粉老化後再加熱會使口感偏乾硬,所以不適合為了延長保存期而冷凍。

若發現年糕開始長霉,或表面產生濕黏物,不能只把該部位切去,應全部丟棄不再食用,以免誤食而有損身體健康。
若發現年糕開始長霉,或表面產生濕黏物,不能只把該部位切去,應全部丟棄不再食用,以免誤食而有損身體健康。

除了保存溫度外,切糕點的刀具也會影響到食物安全,記得保持刀具乾淨清爽。

至於將年糕翻熱,可以將年糕沾點生雞蛋液,用少量油微火煎香變軟食用,這種食法,口感比較香脆。

不想煎炸,可以通過蒸或煮的辦法加熱,亦可以用微波爐加熱,但用微波爐的話,記得在碟邊加一點水,再蓋上可微波的蓋子「翻叮」,這樣熱的才比較均勻。

煎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及椰汁年糕中,以煎椰汁年糕熱量最高,吃 2 件已等於 1 碗飯的熱量,含超過 6 茶匙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蘿蔔糕熱量較低,糖份及脂肪屬中等,惟材料如臘腸、臘肉屬高鈉食物,有心臟病及高血壓者要慎吃。芋頭糕纖維量最高,但有消化不良及長者應少吃,否則易滯脹。
煎蘿蔔糕、芋頭糕、馬蹄糕及椰汁年糕中,以煎椰汁年糕熱量最高,吃 2 件已等於 1 碗飯的熱量,含超過 6 茶匙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蘿蔔糕熱量較低,糖份及脂肪屬中等,惟材料如臘腸、臘肉屬高鈉食物,有心臟病及高血壓者要慎吃。芋頭糕纖維量最高,但有消化不良及長者應少吃,否則易滯脹。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特殊人群不宜多吃年糕,皆因年糕的升糖指數高,本身血糖偏高的朋友只可淺嚐。另外煎炸年糕,口感較黏,不易消化,消化系统較弱的老人和小孩,食用時要慢咽細嚼。

至於愛美的女士們,每 100 克年糕的熱量大約在 165 千卡,比同等重量的米飯還高要出 49 千卡。如果一次吃太多年糕,很容易讓熱量超標,所以每回吃多少,自己心裡就要掂量一下啦。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Duck eggs 粉紅色鹹蛋 看起來很酷 但真的可以吃嗎?

Chocolate 巧克力有「白霜」是變質了嗎?放冰箱原來是錯的!

Liver cancer 女士每天飲用一杯含糖飲料 增加 78% 患肝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