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Mask 你的口罩升級了嗎?Omicron 看似輕症不用怕 但 1/4 病者得這遺症 恐致終身無法工作
2022-01-26 (星期三)

Omicron 變種病毒快速傳播,疫情席捲全球,溫哥華的疫情持續升級,入院的病者數字急速上升,令瀕臨崩潰的醫療系統雪上加霜。許多人認為 Omicron 這種新變異株不會重症化,可以當作流感甚至普通感冒看待。然而部分專家對於 Omicron 初期症狀的變化,卻顯得憂心忡忡,並指出 1/4 患者疑似出現一種可能影響終身工作能力的可怕後遺症 -「腦霧」,故此美國及歐洲多國的專家和醫生建議及敦促大家放棄使用布口罩,改為使用更高規格的防護口罩,例如醫用外科、N95、KN95、FPP2 等,因為布口罩根本無法阻隔 Omicron 病毒的入侵。市面上口罩種類繁多,我們應如何選擇呢?
![]() ![]() 根據國際生醫新聞網站指出,一些人在 COVID-19 痊癒後報告的「腦霧」與被稱為「化療腦」的病症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化療腦」就是一些人在癌症治療期間和之後經歷的精神混亂。 | ![]() ![]() 若腦部長期遭受病毒攻擊,恐會留下後遺症,嚴重甚至可能失智。 |
Coronavirus travels into brain through nose, recent studies show Omicron can damage brain, causing "Brain Fog" with symptoms like delirium and confusion. A high quality well-fitted mask plus vaccines are the best ways to protect ourselves.
Omicron 可怕後遺症 - 腦霧
英國 ZOE 公司的 COVID-19 研究小組,利用該公司開發的疫情追蹤應用程式「ZOE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ZOE COVID Symptom Study),歸納出 Omicron 5 大症狀,除了鼻水、頭痛、疲勞、打噴嚏等等與普通感冒 (common cold) 相似的症狀外,每 4 個人之中,就有 1 人會出現「腦霧」(Brain Fog)。這個研究結果受到專家們的注目。
腦霧常見症狀包括:失憶、思維混亂、注意力難集中、頭暈和遺忘日常詞彙等令人困擾的認知症狀。越來越多染疫後康復的民眾提到,腦霧正在損害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日常運作,而大家都害怕的失智症就是從腦霧開始的。
![]() ![]() 許多患者在 COVID 感染期間並沒有中風或腦部感染、沒有癲癇發作或任何神經系統上的明顯症狀,但從典型症狀(例如發燒、咳嗽或呼吸急促)中康復後,卻出現腦霧這種經久不退的精神模糊。 | ![]() ![]() 腦霧主要是記憶力減退、難以找到詞語、注意力降低以及簡單的任務不堪重負。 |
台灣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指出,Omicron 確診者整體輕症化是病毒正常的演變過程,因為重症將宿主破壞的同時,病毒本身也無法生存發展,屬自然演化現象。但黃啟訓警告,出現「腦霧」症狀代表病毒正在破壞腦神經,所以別把輕症視為感冒,確診者若長期感到頭腦鈍鈍的,須持續觀察,否則將留下後遺症,甚至失智。
此外,罹患之前幾個新冠變異株的患者中,出現頭痛症狀的人只有 10%,但 Omicron 出現後,卻急遽增加到 68%。疲勞感和腦霧等症狀出現的比例也大幅增加,這跟其他變異株的特徵差異極大,推斷 Omicron 較會對腦部造成影響。
![]() ![]() 根據美國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調查,81% 的新冠肺炎輕症病患,都曾在病後出現腦霧症狀。 | ![]() ![]() 科學家們不確定是甚麼原因導致腦霧,主流理論認為,當人體對抗病毒的免疫系統無法停止反應,或是通向大腦的血管出現發炎跡象,腦霧就會出現。 |
基於以上原因,大家千萬別以為 Omicron 不會造成重症就掉以輕心。由於 Omicron 的高傳染力,專家呼籲民眾仍要重視防疫,接種疫苗。在挑選口罩方面,應以「高密合度」為首要關鍵,佩戴保護力更強的 N95 或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和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簡稱 NIOSH) 認證與 N95 等級相同的 KN95 防護口罩,這兩款口罩能過濾空氣中高達 95% 的顆粒物,有效阻隔病毒。買不到 N95 或者 KN95 的民眾也可用醫用外科口罩打底,再搭配布口罩增加醫用口罩的貼合度。
而在歐洲,由於認証機制和美國不同,他們使用的防護口罩分為 FFP1、FFP2 和 FFP3,其中 FFP2 口罩就是和 N95 同級別的口罩。
雖然加拿大仍未規定國民外出時要佩戴高規格的口罩,但其實在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升級口罩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德國 - 要求在商店、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公共場所使用 FFP2 口罩(或同級的 N95 口罩,下同)。
奧地利 - 自去年 12 月開始,奧地利就要求民眾在室內的公共場合佩戴 FFP2 口罩;至於室外,如不能和他人保持兩米的社交距離,亦需要佩戴 FFP2 口罩。
意大利 - 從去年 12 月起,規定體育場館、博物館、電影院和劇院,以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佩戴 FFP2 口罩。
希臘 - 任何確診康復後,解除自我隔離的人士都必須在任何公共場所佩戴 FFP2 口罩 5 天。
![]() ![]() NIOSH N95 口罩為美國認證規格口罩。 | ![]() ![]() FFP2 口罩為歐盟認證規格口罩。 |
N95 或 FFP 口罩 - 一次性使用
N95 或 FFP 口罩包合面部較為緊密理想,可有效阻擋病原體和空氣中的致病顆粒進入呼吸道和鼻腔,防病毒效果優於醫用外科口罩;N95 口罩的最大特點是可以預防直徑 1 至 5 微米的體液或血液飛濺所引起的飛沫傳染,它使用靜電過濾器捕捉顆粒,能有效阻止 95% 的病毒,部分 N95 口罩還有閥門設計。
世衛組織建議:N95 口罩盡量留給醫護人員使用。
![]() ![]() 外科口罩以美國標準 ASTM F2100 最嚴謹,可分為 Level 1、Level 2 及 Level 3,以 Level 3 級別保護力最強。 | ![]() ![]() 布口罩色彩繽紛,優點是可重複使用,亦可用來配搭服飾,但它是眾多口罩中保護力最低的。 |
醫用外科口罩(又稱醫用口罩,surgical mask)- 一次性使用
外科口罩由三層合成非織造材料製成,中間夾有過濾層。透氣性好、阻塵、阻水、質輕、可避免噴濺的液體與噴霧接觸到口腔和鼻腔,是醫護人員最常用的一類防護口罩。
外科口罩通常比布質口罩提供更多的保護,但不如一個密閉緊貼的 N95 或 FFP 口罩。
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在醫院等高風險場所工作的人都應佩戴醫用口罩,而不只是新冠患者或其直接接觸者。在出現社區傳播的區域,60 歲及以上、患有基礎病的人群,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應佩戴醫用口罩。
布口罩(非醫用口罩,以編織布料或其他材料製成,如棉或纖維合成物)- 可洗,多次使用
布口罩基本不具備預防傳染病的作用,但有一定防塵保暖效果,對於鼻腔或呼吸道容易因溫度或環境敏感的人,是不錯的選擇。
世衛組織建議:防疫口罩應至少由 3 層不同材料製成,普通的單層布口罩無助阻隔病毒。
![]() ![]() 即使大家選擇了能有效阻隔病毒的口罩,都有機會因佩戴不當而令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就算買到口罩,也要學懂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 | ![]() ![]() 如果買不到或負擔不起 N95 口罩,大家可以嘗試「雙重口罩」 (Double Masks)。 香港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指出,戴兩個外科口罩「未必夠貼服」,建議市民可以佩戴一個外科口罩,然後在外加戴一個布口罩,確保外科口罩貼緊面部,從而提升保護力。 |
FFP2、N95 和 KN95 過濾口罩通常比較貴,佩戴起來也不太方便。在疫情早期,N95 一度在市場上缺貨,世衛組織建議 N95 口罩應該「優先讓醫護人員使用」。但是近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所長 Dr. Anthony Fauci 接受新聞採訪時表示:「疫情早期口罩短缺,但現在不存在短缺問題,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戴上防護級別最好的口罩,更好地保護自己,這是一個事實!」現在美國計劃免費派發 4 億個 N95 口罩給美國民眾。
在 Omicron 變異病例激增期間,除了接種疫苗及加強劑外,應該盡可能使用你能忍受的、最高防護級別的口罩,以保護自己和親人。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Colorful patterned disposable masks 七彩印花口罩菌多如抹布 是時候考慮是否繼續使用!
-
2022-01-31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健康錦囊」(聖誕保健禮品、新年健康目標)
2022-01-30CNY 今年沒有年三十晚!《恭喜恭喜》不是賀年歌!盤點 5 個新年冷知識
2022-01-29Zodiac Fortune Telling 虎年生肖運程 (4) - 雞、狗、豬
2022-01-29FlyOver Canada 社交媒體遊戲 Facebook 聽眾 Helen Li 鴻運當頭贏大獎!
2022-01-28CNY 虎虎生 PHONE IN(贏)巨獎 送 $500 購物卡!同場加映:新春齊歡唱!
2022-01-27Gas tank 每次加油只加一半最省油 是真還是假?
2022-01-26Mask 你的口罩升級了嗎?Omicron 看似輕症不用怕 但 1/4 病者得這遺症 恐致終身無法工作
2022-01-25Zodiac Fortune Telling 虎年生肖運程 (3) - 馬、羊、猴
2022-01-25Music 聯合首播 - 周興哲《想知道你在想什麼》
2022-01-243D Mural 法國藝術家神級立體畫技術 將舊屋牆身變身打卡聖地
2022-01-23Albert Au 區瑞強全球享 FOLK 網上演唱會 Brenda 送直播通行證
2022-01-22新春版「社交媒體送大禮」送你 4 張 FlyOver Canada 門票翱翔台灣!
2022-01-21Zodiac Fortune Telling 虎年生肖運程 (2) - 兔、龍、蛇
2022-01-20「文楓 Celina 遊記」X FM947「行山樂」- 亞省寒冬戶外活動與藝術
2022-01-19Rice 冰過的飯好乾?因為你放錯地方!日本稻米大師公開「白飯保存法」
2022-01-18Blu-ray 請你看好戲 《ESCAPE FROM MOGADISHU》
2022-01-18Eyesight 圖測你的眼睛是否健康 加送護眼四字訣
-
2022-01-17Zodiac Fortune Telling 虎年生肖運程 (1) - 鼠、牛、虎
2022-01-16Pigcasso 南非「豬界畢卡索」技驚四方 畫作 3.5 萬加元被秒殺買走
2022-01-15Probiotics 益生菌吃法、功效、副作用大公開
2022-01-14Mushroom bun 煮湯誤洗切「香菇造型」流沙包 秒愣住:怪不得這麼吸水!
2022-01-13Vancouver E-Prix 溫哥華終於有國際賽車!今個週末來時代坊可親身體驗
2022-01-12Toothpick models 向國寶挑戰!日本長者花 10 年時間用 11 萬牙籤製作模型
2022-01-11Wired headphones 被你嫌棄的有線耳機原來是時尚圈首選 原因在這含意
2022-01-10Part-time monarch 英國小島酒吧誠徵人才當老闆 需洗廁所並兼職當島王
2022-01-09Blow up a Tesla 不爽 Tesla 維修費太貴!車主怒綁 30 公斤火藥把車炸爛
2022-01-08Detox water 討厭喝水?試試女團和偶像大推的排毒水吧 !
2022-01-07Burpee 新年急救瘦身「波比跳」每天 4 分鐘 5 個月狂瘦 11 公斤
2022-01-06Winter Warm Wave 2021 寒衣送暖流籌衣 60.5 噸 比去年上升 15%
2022-01-05Pomegranate 吃石榴要不要吐籽?營養師這樣說 ...
2022-01-04Crab 大閘蟹不單只好吃 還能當家居好幫手
2022-01-03BC Pet Registry 不想失寵?為你的寵物登記(按此註冊費有八折優惠)
2022-01-02Toilet 上海智慧公廁 15 分鐘不開門自動響警報 網:緊張到更上不出來!
2022-01-012021「至 HIT 推崇」 候選音樂人拉票視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