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Yawning 打哈欠為甚麼會傳染?
2019-04-22 (星期一)
每當身邊有人打哈欠,我們也總是會被「傳染」,跟著也想打哈欠,相信類似的經驗大家都有。但各位可知道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吧!
Does looking at an image of a person yawning make you yawn? About 50% of adults yawn after someone else yawns due to a universal phenomenon called "contagious yawning". This is a phenomenon that only occurs in humans and chimpanzees as a response to hearing, seeing, or even thinking about yawning.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certain individual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contagious yawning than others.
![]() ![]() 打哈欠的真正原因可能有待商榷,但大家都承認,一個人在慵懶、疲累或感到乏味時,會特別想打哈欠,故可以推測打哈欠跟振奮精神有關。 | ![]() ![]() 打哈欠可能是身體「自我提神」的表現,藉著大口吸氣、大口呼氣、活動臉部全部肌肉,甚至伸個懶腰,來促進身體覺醒。 |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人類為何會打哈欠。2,500 多年前,一名希臘醫生相信,打哈欠會促進人體排出二氧化碳這類的廢氣、提供血液大量氧氣。不過後來馬里蘭大學的一名心理學家,針對此一論點深入研究,讓受試者吸入含有不同濃度的二氧化碳,看看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濃度的改變會否影響人們打哈欠的行為,結果發現兩者並無關聯。同樣的,人體在激烈運動後急須氧氣時,也不會打哈欠。
2010 年,有科學家曾經以大鼠為實驗對象,發現牠們的大腦溫度上升時就會打哈欠,之後大腦溫度便會回到正常。後來有學者依此而衍伸出另一實驗:測試者在頭上捂著熱毛巾觀看其他人打哈欠的影片,結果他們打哈欠的可能性為 41%;而當他們捂著涼毛巾觀看同一影片時,打哈欠的可能性則降低到 9%。因此學者推論,打哈欠時,吸氣的過程會把低溫帶入鼻竇的細胞膜和頸動脈,冷卻的血液會再運輸回大腦,同時張開嘴的運動會促進血液在頭骨周圍流動,帶走多餘熱量,就像開啟了空調冷卻大腦。
![]() ![]() 感染性的打哈欠大約在小孩子 4 到 5 歲時開始,那個年紀的小孩剛學會識別他人的情緒,會無意識的模仿別人。同樣的,患有憂鬱症或自閉症的孩子,在觀看他人打哈欠的影片時,幾乎都不會因此而打哈欠。(Photo from Pixabay) | ![]() ![]() 其實除了人類和猴子,貓、狗、獅子、老虎、熊,甚至蜥蜴和魚類都會打哈欠,可見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生物機制,但打哈欠真正的生物功能(為何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而沒有因進化而消失),則仍然有待研究。(Photo from Wikipedia) |
至於打哈欠會「傳染」的現象,有研究顯示,如果有人打哈欠,在場的人約有 55% 也會打哈欠;甚至有人看到打哈欠的圖片,也會跟著打哈欠。紐約州立大學的調查則顯示,有 60% 至 70% 的人會被「傳染」打哈欠,同理心越強的人越會出現這種現象。香港有心理學家就指出,這種「傳染」現象其實是一種「順從」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傾向與其他人一致的現象。
主流理論相信,這類「傳染」行為,是從群聚的動物演化而來的習性,為的是要提醒群體中的其他夥伴可能危險的存在。類似的行為在黑猩猩和各種具有社會習性的動物身上也可見到。而除了打哈欠,清嗓子、抓癢及笑的傳染現象,也在演化學上被認為是為了與周圍的社交環境取得一致所造成的。
其實,打哈欠可能也是健康出現警訊的徵兆之一。臨床顯示,60% 至 80% 的腦中風患者,發病前 5 至 10 天可能出現頻繁打哈欠的症狀,這是因為缺血性腦中風發作前,患者的腦血管可能已由於狹窄或其他原因處於供血不足的狀態,使得整個腦組織缺血缺氧,而造成頻繁打哈欠。所以如果你家有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他們突然毫無原因的出現頻繁打哈欠現象,最好盡快去醫院接受診療。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2019-04-30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健康錦囊」(心臟病及急救電子資訊)
2019-04-29People's Choice 我的最愛就是這首歌 SQ23 我最喜愛歌曲票選正式展開
2019-04-28Anthony Lam 贏 4 張 Science World 入場券玩「鏡子迷宮」!
2019-04-28Royal Canadian Circus 聽電台贏馬戲團尊貴席家庭套票!
2019-04-27週末去郊遊 - 西溫 Ambleside Park
2019-04-26Cooking 蔬菜只能炒和燙?介紹 4 款令人食慾大增的清蒸蔬菜!
2019-04-25[有獎遊戲] 贏 4 張 Science World 入場券!還可玩「鏡子迷宮」!
2019-04-24Blowing Out Birthday Candles 研究發現:吹生日蠟燭會讓蛋糕上的細菌增加十多倍
2019-04-23Leg cramps 睡覺時抽筋痛醒?食療及運動小撇步為你介紹
2019-04-22Yawning 打哈欠為甚麼會傳染?
2019-04-21Miso Soup 解酒來碗味噌湯 快速醒腦助消化
2019-04-20Sprouting veggies 這三種食物發芽一定要扔 這三種卻是有益的
2019-04-19Instant noodle 入胃兩小時仍不能分解!方便麵的 5 宗罪
2019-04-19Movie 請你看好戲《THE CURSE OF LA LLORONA》
2019-04-18Missing sock 洗兩隻剩一隻? 洗衣機襪子失竊案 謎底終於破解!
2019-04-17Motion sickness 8 個方法 讓你不再暈機、暈車、暈船
2019-04-16微信的 Helen Liu 在 613 中人脫穎而出 贏 Secret Garden 二人 High Tea
2019-04-16Hong Kong Film Awards 第 38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加拿大中文電台直擊報導
2019-04-15文楓「重踏華工尋金路」- Vancouver Island 的 3 個華埠
-
2019-04-15Music 全球首播 - 羅大佑《免費》
2019-04-14Mosquito bite 為何蚊子總是追著你不放? 研究:因為你太善良!
2019-04-13陽光明媚四月天,加拿大中文電台請我到 Secret Garden 吃 High Tea!
2019-04-13週末去郊遊 - VanDusen Botanical Garden 今明兩天有櫻花節
2019-04-12《淪落人》記者招待會 加拿大中文電台直擊報導
2019-04-11Cantonese 十大最常被寫錯的廣東話
2019-04-10Bath Towel 浴巾應多久清洗一次? 小心浴巾成為細菌溫床
2019-04-09Unko Museum 重口味!日本橫濱開設「大便博物館」
2019-04-08SQ23 門票公開發售 聽三首歌認識表演嘉賓 Yoyo 岑寧兒
2019-04-08Movie 請你看好戲《PET SEMATARY》
2019-04-07Forgetting can make you smarter 總是忘東忘西?這也可能是聰明的象徵!
2019-04-06Hidden camera「針孔」偷拍無所不在 韓電視台教 5 招防偷拍 用手機當探測器!
2019-04-05Head lice 春眠不覺曉 處處頭蝨擾
2019-04-05Movie 請你看好戲《SHAZAM!》
2019-04-04Cherry Blossom Festival 列治文、溫哥華都有櫻花節 賞花要及時!
2019-04-03Hotel safety 酒店陷阱!隱藏攝錄機、還原密碼保險箱、牙刷回收入袋!
2019-04-02Eating habits 從飲食習慣窺探你的潛在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