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Flight 坐飛機去廁所都有學問 前空姐教你五大飛機上使用廁所貼士
2023-05-29 (星期一)

踏入 2023 年,疫情放緩,已陸續有不少人急不及待出發旅遊,再度攜著行李箱及護照「衝上雲霄」。而坐飛機的途中當然無可避免要使用廁所,但原來在飛機上去廁所也有一番學問,連上廁所亦有分「最佳時間」和「最骯髒的時間」。
A former flight attendant has shared how often plane bathrooms are cleaned - plus the best and worst time for passengers to get up to use these bathrooms during a flight.
![]() ![]() 飛機上看似乾淨衛生,卻暗藏大量細菌。乘客勿以為機上的廁所會經常有人清潔,因為航空業界最講求營業額,飛機周轉數量高,密密飛,便能有更高營利,但這同時也意味着航程緊接航程之間,空勤人員沒有足夠時間打理衛生,導致機上的廁所經常未能被徹底消毒和深入清潔。(Photo from Pixabay) |
坐飛機貼士你要知
據英國「每日鏡報」報道,飛機上有幾個地方是細菌的溫床,其中之一就是廁所。我們照理無法避免上廁所,但原來也可以通過挑選上廁所的時間減少接觸細菌。一名曾在大型航空公司工作的前空姐就向大家教路,包括以下的 5 個小貼士:
貼士 1︳要戴口罩上廁所
前空姐表示維持航空業順利運作的一個重要部份就是飛機的周轉,由於航程緊湊,這意味著飛機的廁所要經常進行徹底清潔是不太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優先權。她說:「飛機的廁所基本上是個櫥櫃,沒有乾淨的空氣,沒有窗戶,而且冷氣機很差。」機上的乘客也不是每個人都會放下廁板才沖廁,因此,帶口罩如廁不只可以遮擋臭味,亦可防止吸入廁所內飄浮的細菌。
![]() ![]() 飛機上的厠所始㚵不能跟陸地上的厠所相比,大家最好養成習慣,在候機室等候上機時先抓緊時間去一趙洗手間,盡量減少使用飛機洗手間的次數。(Photo from Pixabay) |
貼士 2︳不要在起飛前和將降落時上廁所
航機即將降落時,很多人都喜歡到洗手間梳洗,順便用一下厠所,所以這是使用厠所的高峰時段,變得骯髒和有異味在所難免。前空姐建議應盡量避開這些時段,最好在機場先上廁所再登機,又或是落機後才在當地機場上廁所。
貼士 3︳不要在氣流燈熄後立即上廁所
飛機遇氣流時會禁止乘客離座,當安全燈熄滅後,因為長時間禁止走動,一可以走動時,通常會有一堆人衝去廁所,這時候的廁所一定也是細菌有利滋生的時段。
![]() ![]() 前空姐教路,去厠所的最佳時間是派餐前,因為當大家都坐定定準備開餐,是最少人使用厠所的時段。(Photo from Air Canada) |
貼士 4︳不要在剛用餐後上廁所
用餐後也是去廁所的高峰期,但因為飛機餐通常是高脂、高鈉食物,容易令腸胃敏感的人不舒服而拉肚子,要是你在他們用完廁所後進去就不幸了。
貼士 5︳去廁所的最佳時間是派餐前
該名空姐亦提到,上廁所的最佳時間是派餐前,因為這個時段去廁所的人最少。
![]() ![]() 原來 aisle seats 的手把和椅背含菌量極高,這會不會影響你挑選座位的決定?(Photo from Pixabay) |
據美國 Travelmath.com 網站委託生物學家研究的統計顯示,飛機上有以下 5 大含菌量極高的位置(廁所排名第 3),並建議乘客在觸碰這些地方後切記清潔和消毒。 第 5 位|飛機毛毯:機上一般會提供毛毯給乘客保暖,不過原來這些毛毯並非全新的,而是由化學清潔劑進行清洗。如果同一天內有多班短途航程,甚至可能會重複使用,因此含菌量相對高。 第 4 位|近走廊座位的手把/椅身:經數據分析,原來走廊位置(aisle seats)含細菌量比中間和窗邊位置高,因為經常有乘客經過並觸摸,故此手把和椅身等都相對骯髒,喜歡坐 aisle seats 的朋友可能需要頻密清潔一下。 第 3 位|厠所:飛機上使用密度最高的空間肯定是廁所,但厠所沒有窗,抽風系統也沒有帶到乾淨的空氣入內,導致空氣不夠流通,加上厠所始終是排泄的場所,細菌超標可以預期。 第 2 位|座位上方的空調出風口:座位上方的空調出風口細菌量多,原因是不少人上機時,都會用手調整冷氣風口的位置,建議民眾隨身攜帶小瓶裝酒精,碰完就消毒,另外,專家也提醒別關掉出風口,因為會使空氣不流通。 第 1 位|座前餐桌:含菌量最高的位置竟然是座位前方的餐桌!之所以居於榜首,原來是和飛機停留機場時間有關。根據專家的說法,若飛機停留時間不足,或會令機艙服務員無法清潔每一張餐桌,因此極有可能留下上一位乘客進食時的痕跡和細菌。 |
除了以上列舉的飛機 5 大細菌溫床,前空姐還提醒大家最好不要靠着窗戶長時間睡覺,因為無數名前機乘客的頭髮及雙手可能接觸過窗框、窗邊、窗口遮光板,令窗戶最容易藏污納垢惹細菌。
疫情過後民眾衛生意識無疑大增,希望以上的知識能幫助大家健健康康地享受旅程!
-
2023-09-22Photography 16 張真相圖揭開「美照的秘密」
2023-09-21文楓「楓馳電掣」專欄 - M & M 聯合國會議 寶馬 M 車各有千秋
2023-09-20GODIVA Bakery 全球首間 GODIVA 麵包店 亮相東京
2023-09-19[大溫好玩 Guide] 溫哥華科學館免費入場 + 日式 Bagel 專門店 + Hello Kitty Cafe
2023-09-18OpenRoad Auto Group 新車情報 - 維修保養儲積分
2023-09-17VIFF FM 961 DJ 推介 - 薜景求 張東健 金喜愛 超猛陣容韓片《晚餐》
2023-09-16FRApp 送機場希爾頓酒店 CAVU Kitchen Bar $200 餐券享用海鮮拼盤!
2023-09-15貓界蝙蝠俠 出生自帶「黑面罩」 貓父子神似 蒙面俠 Zorro
2023-09-14Apple Shot on iPhone 人狗情深 主人利用 iPhone 14 Pro 為小狗製作義肢
2023-09-13iPhone 15 Pro / Pro Max 最吸引的 5 大功能
2023-09-13Music 全球首播 - 吳克群《今天很 OK》
2023-09-12VIFF FM 961 DJ 推介 - 是枝裕和執導 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怪物》
2023-09-11Narita Airport 日本成田機場美食街開幕 米之蓮著名餐廳進駐
2023-09-10Fuel efficiency 它們都是省油的車!台灣十大最省油小型汽車、多用途車花落誰家?
2023-09-09Apple 妥協!歐盟規定:明年 9 類 3C 產品須用 USB-C 充電
-
2023-09-08Clip mouse 夾式鼠標 只需夾在手上 適用於 Win 和 Mac
2023-09-07VIFF AM 1470 DJ 推介 - 揭露殘疾院舍黑幕《白日之下》
2023-09-06Smart contact lens 新加坡科學家發明用眼淚充電的超薄電池 可為智能隱形眼鏡供電
2023-09-05Little Sunshine 在線報名開始
2023-09-04Peanut leather 日企研發純素皮革 廢棄花生皮搖身一變成背包
2023-09-03TWFF 2023 溫哥華台灣電影節 加拿大中文電台呈獻楊德昌經典《一一》
2023-09-02Coffee 咖啡新喝法 醫師建議加這 3 種食材 這樣喝才更健康
2023-09-01FR Anniversary「台慶有禮 360」9 月密碼及奬品
2023-08-31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七月、八月好書推介」
2023-08-30World smallest hotels 全球 5 大最細小酒店 加拿大列治文也有一間
2023-08-29Polish Festival 波蘭節 9 月 3 日在北溫舉行 來吃喝玩樂感受歐洲風情!
2023-08-28Frozen meat 冰箱裡的肉 凍多久就不能吃了?
2023-08-27Body pain 長期肌肉痠痛?可能得 肌筋膜症候群 或 纖維肌痛症!
2023-08-26Hacking 手機被黑客入侵有徵兆 FBI 教一招防攻擊
2023-08-25Cat「法官大人,我想傳喚現場證貓」貓咪終於能在犯罪現場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