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十一月、十二月好書推介」

2020-12-29 (星期二)

請按此重溫訪問內容 Please click here to listen to archive interview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以人為主,隨著時代的更替,新思想和哲理已漸漸滲透進了現代生活中,而互聯網的興盛,更利於讓人物故事流傳。但同時,也有事蹟被誤傳的悲凉狀況。「週六品味圈」(Sat 9 am, AM1470)的節目主持 Celina,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生活雜誌」環節中,都會邀請列治文公共圖書館的 Wendy Jang 為聽眾介紹優質讀物。踏入冬季,我們繼續每隔一個月介紹過去兩個月的推薦書刊,並每個月上載該月的訪問音頻,在 11 月和 12 月份,Wendy 為大家帶來了兩本中文好書,帶你用新的眼光看懂「舊時」。

Chinese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new ideas and philosophies have gradually penetrated into modern life. Although the prosperity of the internet is more conducive to spread culture and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a sad situation in which some stories were misrepresented. In November and December, there are two Chinese books recommended by Wendy Jang of Richmond Public Library that are ready to share.  Click the link above to listen to the interviews of "Lifestyle Reunion" (Sat 9 am, AM1470) hosted by Celina.

《人人必讀的七本書:〈論語〉、〈孟子〉》 - 辛意雲著 (2019 年繁體版)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十一月、十二月好書推介」

現今是一個大科學、大宇宙論、大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國學大師錢穆曾對學子們說:「科學發展到今天,今天的儒家,該以何為立?」更指出《論語》、《孟子》、《莊子》、《老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為人生必讀的書籍。作者辛意雲錢穆的學生,他接受邀請為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做了關於這七本書的系列課程,其中更闡述了推翻「中國無學術」的觀點、反對西方的知識和真理是唯一的知識和真理的說法,以及否定《新儒家》的界定。

很多人認為傳統中國知識只是一些經驗的集結,看似零散,但其實是根據生命發展來嚴格挑選和分類,成為合乎生命體例的書。 作者重申中國學問是「人學」(人學、物學和神學是世界三大文化系統),中國的學術、知識,和整體文化都是從人出發的,以人為主;而「物學」是西方學術的開始,他們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源頭。不過,據錢穆先生預測,物學社會將會面臨重大問題,比如西方的經濟學是「無限發展」的,但地球的物質資源有限。而中國文化的人學,可以促進人類對自身生命重新思考,是人真正的自由,這就是「學而篇」的「學」字。學者「覺」也、「效」也。「學而篇」是《論語》的總綱,也是中國學術的總綱。

書中還列舉一些古語的實質意義,比如《論語》裡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其實「習」是實踐的意思,而非「複習」。學了一些東西,時常實踐、不斷發展,當我們找到我們的可能性後,便會從內心感到歡喜,也是對生命的肯定和感動。「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則是當你走得太遠了,別人不認識你,不理解你,你不要生悶氣,這不是君子的所為。傳統的君子是領導者、貴族或社會菁英,但孔子給君子一個新定義,就是「一個有高度自覺而獨立不倚的人」,即是這個人能自我肯定,超越對自身社會認同的需要,沒有任何依賴。前兩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呈現出個人在順境中,而這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在逆境中建立自我。這開頭的三句話講的就是如何做一個完整而獨立自主的我,成為真正的人,這就是「成人」的理論。

《尋找美人魚­­ : 香港一代女泳將抗日秘辛》潘惠蓮著(2019 年繁體版)

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十一月、十二月好書推介」

書中還原了上世紀 30 年代的香港游泳健將楊秀瓊的真實故事,也講述了早期游泳發展史、女性參加運動的歷史和成名女性所面對的社會輿論和傳媒炒作。關於楊秀瓊的一生有很多錯誤的資料在報章和互聯網上流傳,到目前為止,互聯網上的誤傳還在,最誇張的說楊秀瓊被四川軍閥范紹增看中,逼她離婚下嫁,成為軍閥的第 18 房姨太太,晚景淒涼等等。這些誤傳可能是因為政治取向之固,因為很多民國人物的資料都在網上被扭曲抹黑。 作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搜集資料,查看各中英文舊報紙,到加拿大、南京、上海訪問楊氏後人,對寫作和資料採用的態度更是嚴謹,書中有大量黑白照片,報紙和重要文件的影像。

楊秀瓊於 1919 年 4 月 25 日出生於香港島大坑,在 1920 - 1930 年代,一般父母都覺得女子拋頭露面在體育場上跳跑是放蕩行為,對於女子參加游泳更被攻擊為「世風日下」。在 1924 和 1927 年,隨著掃除婦女束胸的「天乳運動」正在中國各地展開,1927 年 7 月廣東省政府通過「禁止婦女束胸提案」,間接地幫助推動女子游泳。楊秀瓊的父母思想開通,而且兩人同屬南華體育會成員,因此在楊秀瓊 10 歲時便讓她到香港規模最大和最有名的七姊妹南華游泳場學游泳。她未足 12 歲便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1934 年,她代表中國隊參加遠東運動會,個人包攬了 4 項游泳冠軍,引起轟動,回來後,她就成為了國民政府提倡的「新生活運動」代言人,但傳媒炒作也隨之而來,諸如被小報炒作的「褚民誼追求楊秀瓊」(褚民誼後來成為漢奸,被國民政府槍斃),以及她的生辰八字被用做命理評論,誤傳假新聞說楊秀瓊宋美齡收為義女,送她一輛美國紫竹牌汽車等等。

香港在 1941 年的聖誕日陷入 3 年零 8 個月的日佔歲月,戰時楊秀瓊為國民政府收集日軍情報。她是被特別情報員羅四維引薦加的,因他覺得楊秀瓊誠實可信、有國際聲譽,可惜楊秀瓊發送給重慶國民政府的通訊被日軍截獲,1943 年 5 月被帶到日本憲兵隊本部問話,但至於她被扣留多久和檢控的結果,卻沒有記載。不過她出來後便到廣州住了一個月然後到上海生活,楊秀瓊沒有匿藏,繼續活躍於社會,因此可以推斷她不是漢奸,沒有叛變,並且有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

早年, 她和著名騎師陶栢林訂婚, 可惜這個小家庭並不和睦 。據楊秀瓊在一次訪問中說陶栢林的脾氣粗暴,非但要罵老婆,甚至要打。後來他們於 1947 年正式離婚,一對子女歸楊秀瓊撫養。1949 年,楊秀瓊再婚,下嫁印尼華僑商人陳真廣,1962 年擔任香港拯溺總會女子部的首屆主席,呼籲公眾注意水上安全,並在 5 年後舉家移民加拿大,在溫哥華定居。她閒時喜歡運動和旅遊,並熱心公益。曾捐款資助中華文化中心的成立。1982 年,她在 5641 Dunbar 街開了一家禮品店,名叫 Creation Boutique,在接受 Chinatown News 訪問時說,開店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將旅遊時搜羅到的精美物品與他人分享,可惜同年,她在家中不慎從高處墜下,不幸離世,享年 63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