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Eat with hands 印度人為何鍾情徒手進食?
2020-11-03 (星期二)

提到廣為人知的印度文化,相信徒手進食必定榜上有名。而一般提到用手吃飯,第一個出現在你腦海中的想法會是甚麼?不方便?環保?為甚麼不用湯匙和筷子?那到底為甚麼印度人如此鍾情直接用手進食?
In India, as well as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ating with your hands is part of the culture. After all, what could be more natural, more primal? Though many may view this custom as uncivilized, the practice is not as easy as it may look. There is in fact a skill to it and manners to follow. There's also an even deep significance as to why eating with your hands is so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Indian culture.
![]() ![]() Thali 是印度菜的一種,在 Punjab 地區極為流行,一般是將 6 款以上的菜餚放置於一個金屬托盤內,讓食客一次過品嚐甜酸鹹辣各種滋味。因為會徒手進食,所以食材在烹調前都已切細,適合用手抓著品嚐。(Photo from dq.yam.com) |
徒手進食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尊重食物及諸神。在傳統印度文化概念中,食物是諸神及大自然的恩賜,而用手吃飯不但是尊敬神明的行為,也是對食物的尊重,甚至能和神產生交流。
這種行為背後還是有其一套邏輯。常見說法是,用手能直接感受食物的溫度,避免食物過燙傷了口腔,並且進一步讓人和食物有連結,能享受吃飯真正的樂趣。
由此可見,徒手進食是印度長久以來的傳統,並不是因為資源限制才不用餐具,思想傳統的印度人甚至認為使用餐具進食會阻礙感受食物的「靈氣」。
至於西式餐具,是 16 世紀英國人來到印度後,西式料理開始在印度普及,西式餐具例如湯匙、叉子等才逐漸被接受。
![]() |
雖說是用手,但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真的就直接用手抓東西吃。印度人一般會在用餐前先沐浴;如果不在家,在餐館或在外,亦一定會把手清潔乾淨才開始進食。食用時也不是使用整個手掌,而是只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節抓取食物。如果吃到整個手掌都是食物或者湯汁沾滿整隻手,反而會被視為沒禮貌且不衛生。進食完畢後也一定會再把手清潔乾淨,這就是整個進食的過程。
![]() ![]() 手抓蕉葉飯是典型的南印度食品,一般是將白米飯放在芭蕉葉上,再配以蔬菜、咖喱肉或咖喱鱼、印度式腌菜,有的還配有炸圓麵包。傳統吃法是手抓。圖中所見,要將食材撕開,進食者還是會用到左手,所以並不是只用右手吃飯。(Photo from dq.yam.com) |
而另一個常被提到的刻板觀念,就是印度人只用右手進食。這說法其實一半對一半錯,人類本來就是慣用右手的為多,在印度,如果因為慣用的手不同或進食時有需要,還是會用左手進食,或同時左右開弓。
其實並不是只有印度人才用手進食,一些中東國家、巴基斯坦、印尼、泰國等國家甚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至今仍保持這樣的傳統,當然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這些傳統文化可能會逐漸被調整甚至淘汰,而最完美的,當然是這些文化能自行調整為最合適當地人的狀態。
![]() ![]() 其實用手進食既不野蠻,亦不可怕,我們在品嚐某些特定食品時,仍然會徒手進食,例如吃薄餅、熱狗或漢堡薯條等,使用餐具反而會覺得別扭。 | ![]() ![]() 日本壽司也一樣,真正行家都是用手吃壽司的,因為筷子的力道容易把壽司弄得四分五裂,反用三隻手指輕輕拿起,較不會將食材和壽司飯弄散。 |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趨勢下,用手進食似乎不是明智的行為。但等待疫情結束後,大家下次到訪印度時,並且在確保衛生得到保障的情況下,不妨也以入境隨俗的心態試一試「用手吃飯」吧。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2023-02-02CNY 電台員工新春賀歲圖片集
2023-02-01Library 去圖書館能借西裝?共享經濟時代來臨
2023-02-01FR Social Media X Oh My Saturday 微信聽眾贏 CAVU $200 餐券
2023-01-31加拿大至 HIT 2022 年全國總選結果公佈 + 精華重溫
2023-01-30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健康錦囊」(Health Gateway & 視野模糊)
2023-01-29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新品 致敬中國農村婦女?
2023-01-28Kitchen sponge 用百潔布黃色面洗碗是錯的!洗碗要有先後次序
2023-01-27Hot pot 黃喉不是喉?生腸不是腸?火鍋常見材料的真身
2023-01-26Morgan's Wonderland 慈父為讓自閉症愛女不受歧視 自建遊樂園 年蝕百萬仍不放棄
2023-01-25FR Social Media X Oh My Saturday 送 機場希爾頓酒店 CAVU $200 餐券
2023-01-24CNY Eve 送虎迎兔「兔氣揚眉迎新歲」- 遊戲及花絮篇 + 圖片集
2023-01-23McDonald's 麥當勞首家「無人店」開幕 引來正反兩極評價
2023-01-22Hungry 肚子餓就易怒 吃飽很重要!
2023-01-21CNY Eve 送虎迎兔「兔氣揚眉迎新歲」- 表演篇
-
2023-01-19White noise 白噪音是甚麼?不但不嘈吵反而有助入眠
2023-01-18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請你到戲院看賀歲猛片《毒舌大狀》
2023-01-17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4) - 雞、狗、豬
2023-01-16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 送劉德華賀歲猛片《流浪地球 2》電影入場券
2023-01-15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3) - 馬、羊、猴
2023-01-14Baguette 長法包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01-13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2) - 兔、龍、蛇
2023-01-12Enoki mushroom 別名「明天見」的金針菇 為何難被消化 總是隨便便排出?
2023-01-11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1) - 鼠、牛、虎
2023-01-11Winter Warm Wave 寒衣送暖流 2022 籌得 61 噸舊衣物
2023-01-10Year of Rabbit 8 款兔年週邊商品 偷比中指的米飛兔太搞笑!
2023-01-09Egg 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加拿大母雞產下「完美正圓形」鷄蛋
2023-01-08FR Anniversary 加拿大中文電台「聲光 30 年」之台慶有禮 360 + 先拔頭籌大抽獎
2023-01-07CNY 灶君是誰?為甚麼說「年三十晚謝灶,好做唔做」?
2023-01-06Plane 長途飛機最怕失眠 8 個讓你一覺睡到目的地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