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Drinking water 甚麼時候飲水最好? 是上完廁所! 醫師說:「這時補充水份對腎臟最好」
2020-07-24 (星期五)

「多喝水對身體好」這句話很多人從小就常聽到,尤其在炎炎酷暑的夏季。夏天容易流汗,讓身體水分減少,但很多人不是「固定喝水」,而在流汗後一下子狂灌大量水,反而讓腎臟接受到「水太多」的訊號而急著把水排出,結果變得一樣口渴;但,不及時補水會讓血液變得濃稠,易有中風的危險,那究竟怎樣喝水才是妥當的呢?元氣網有一篇詳盡報導為你拆解。
"Drinking more wat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we hear this a lot. However, it turns out it is not just how much water your drink, but "how" you drink it and "when" you drink it also matter.
![]() ![]() 進入睡眠後一整夜沒喝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因此可在起床時喝 300 至 500cc 的溫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 | ![]() ![]() 運動過後,也要注意不能喝冰水,因為運動過後血管擴張,需要將熱氣散出體外,如果飲冰水,會造成血管收縮,等於將熱氣鎖進身體排不出去,非常傷身,建議運動後若要喝水,也以喝溫水為宜。 |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腎臟科主任邱炳芳醫師表示,喝進人體的水主要是靠腎臟來處理,但腎臟處理水的量有限,一個健康的人一天喝水 5,000cc,就有可能水中毒;如果一次很快速的喝 1,000cc,也會讓腎臟來不及處理而造成負擔,「而且腸胃也沒辦法一下子吸收這麼多的水,肚子會非常不舒服。」
正確的喝水習慣
「小口小口喝水比較適合。」因為腎臟也有強迫排水的機制,如果很快速又大量的水進入身體,腎臟誤以為現在身體水太多,就會啟動強迫排水的機制,避免過多的水稀釋身體中的電解質;在這種情況下,反而讓身體水分流失更多,導致血液更濃稠,身體更缺水,甚至脫水。
何時喝水?
「排出多少就要喝多少!」書田診所泌尿科特約主治醫師杜元博說,一次的尿量大約是 250 至 300cc,這代表身體流失了這麼多的水分,所以去完一次小便,最好喝一個馬克杯份量的水。其實腎臟製造尿液的速度沒有想像的快,慢的話,1 分鐘製造 1cc 的尿液還在正常範圍。平均來說,喝完水之後大概在 40 分鐘到 1 小時之間會開始產生尿意。所以一個小時喝一杯水是最正常的量,但亦可用「上完廁所後就喝一杯水」來提醒自己要喝水,這樣也最符合腎臟運作的速度。
但以上的喝水節奏也有例外的時候,做運動時,因為流汗的關係,水量的補充就需要增加。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偉說,有運動習慣的人可以喝到 3,000cc 以上,而且不是在運動前、運動後才喝水,而是在運動中途就要隨時補水,「帶著水瓶,流汗、口渴了就喝一大口,大約 100、200cc 左右。」
![]() ![]() 中醫師分享正確飲水方式 3 原則:少量多次、小口、慢飲。不能一次喝太多或過量,以免造成濕氣滯留,繼而使新陳代謝不佳、容易水腫等。 | ![]() ![]() 人一般每日建議飲水量為「體重 X 30cc」,舉例而言,60kg 的成人應飲 1,800cc 左右。 |
喝咖啡算不算?喝冰水可以嗎?
天氣熱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飲用冰飲料或用咖啡、茶來代替水。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茶、咖啡都會刺激腎臟排尿,所以身體的水分會流失,即使有喝茶、喝咖啡,還是要喝足一天所需的水分。
至於天氣熱能不能喝冰水,成大醫院家醫科醫師吳至行說,太冰的水可能會刺激心血管收縮,如果有家族病史的人就不太適合。「攝氏十幾度的冰水我覺得都還好,身體的生理反應、收縮程度不大,但應該是以冰箱的攝氏 4 度做分別,從冰箱拿出來的水,就會引起比較大的生理反射。」 另外,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院長彭溫雅則說,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喝太冰的水、飲料,可能會造成腸胃蠕動而不舒服,建議「把新鮮的冰塊放在嘴裡,慢慢融化,也可以達到補充水分跟消暑的作用。」
喝水 5 大要訣
1. 上完廁所後就喝一杯 300cc 的水,小口喝。
2. 運動中途也要隨時補充水分,一次喝一口。
3. 茶和咖啡不能代替水,喝完茶和咖啡的人,也要補充差不多份量的水。
4. 冰水不可以低於攝氏 4 度,最好是從冰箱拿出後放置室溫回溫一下再喝。
5. 特別容易口乾舌燥、腸胃不好的人,與其喝冰水降溫解渴,可考慮把冰塊含在嘴中來補充水分。
有了以上醫師們的建議,大家就能恰當地給身體補水啦!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
2023-01-29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新品 致敬中國農村婦女?
2023-01-28Kitchen sponge 用百潔布黃色面洗碗是錯的!洗碗要有先後次序
2023-01-27Hot pot 黃喉不是喉?生腸不是腸?火鍋常見材料的真身
2023-01-26Morgan's Wonderland 慈父為讓自閉症愛女不受歧視 自建遊樂園 年蝕百萬仍不放棄
2023-01-25FR Social Media X Oh My Saturday 送 機場希爾頓酒店 CAVU $200 餐券
2023-01-24CNY Eve 送虎迎兔「兔氣揚眉迎新歲」- 遊戲及花絮篇 + 圖片集
2023-01-23McDonald's 麥當勞首家「無人店」開幕 引來正反兩極評價
2023-01-22Hungry 肚子餓就易怒 吃飽很重要!
2023-01-21CNY Eve 送虎迎兔「兔氣揚眉迎新歲」- 表演篇
2023-01-20Drama watching 研究指: 追劇會讓人更聰明 愛追劇的 3 種心理 你屬於哪一種?
2023-01-19White noise 白噪音是甚麼?不但不嘈吵反而有助入眠
2023-01-18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請你到戲院看賀歲猛片《毒舌大狀》
2023-01-17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4) - 雞、狗、豬
2023-01-16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 送劉德華賀歲猛片《流浪地球 2》電影入場券
-
2023-01-14Baguette 長法包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01-13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2) - 兔、龍、蛇
2023-01-12Enoki mushroom 別名「明天見」的金針菇 為何難被消化 總是隨便便排出?
2023-01-11Zodiac Fortune Telling 兔年生肖運程 (1) - 鼠、牛、虎
2023-01-11Winter Warm Wave 寒衣送暖流 2022 籌得 61 噸舊衣物
2023-01-10Year of Rabbit 8 款兔年週邊商品 偷比中指的米飛兔太搞笑!
2023-01-09Egg 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加拿大母雞產下「完美正圓形」鷄蛋
2023-01-08加拿大中文電台週年台慶「聲光 30 年」之台慶有禮 360 + 先拔頭籌大抽獎
2023-01-07CNY 灶君是誰?為甚麼說「年三十晚謝灶,好做唔做」?
2023-01-06Plane 長途飛機最怕失眠 8 個讓你一覺睡到目的地之秘訣
2023-01-05文楓「楓馳電掣」專欄 - 天南地北談新車動向
2023-01-04Microwave 5 種食物容易在微波爐內叮爆 引至火災
2023-01-03Grandma 巧手嬤將孫女塗鴉織成毛衣 各地阿嬤忙跟進
2023-01-03沉痛悼念音樂大師 – Dr. Joseph Koo 顧嘉煇博士
2023-01-022022「至 HIT 推崇」 候選音樂人拉票視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