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Potato Chip Day 今天是「薯片日」 你對薯片知多少?
2018-03-14 (星期三)
你喜歡吃薯片嗎?如果是,今天是好日子,因為今天(3 月 14 日)是北美的薯片日(National Potato Chip Day),趁機大快朵頤的同時,也請你來聽聽薯片誕生和演變的小故事。原來曾幾何時,薯片和方便麵一樣都「自帶鹽包」,可以酌量 DIY 口味的鹹淡;而 Pringles 的筒裝薯片原來嚴格來說不算薯片!究竟薯片從哪裡來?各國的薯片又有何不同?今天我們就一邊吃薯片,一邊來探索薯片的有趣歷史吧!
Today is North America's National Potato Chip Day, let's munch on some delicious potato chips while learn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is popular snack.
![]() |
薯片現在可謂稱霸全球,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賣,口味和種類更是千變萬化。這種以土豆為原料的小零食是怎麼誕生的呢?時間退回到 1853 年,紐約 Saratoga Springs 的一個小鎮旅館,某天來了一位特別挑剔的土豪,三番四次投訴晚餐的土豆片太厚,要求廚師重做。當時自尊心很強的廚師 George Crum 就惱羞成怒,故意把土豆片切得跟紙一樣薄,下油鍋炸出了一份薄到叉子都叉不起來的炸土豆片,原意是想迫土豪放下叉子以手進食(在當時,有點地位的紳士都不會以手進食,認為有失斯文),豈料卻得到土豪的擊節讚賞,好評一傳開,大家都來吃 George Crum 的炸薄薯片,George Crum 乾脆自己開設餐廳,出售這種名為 Saratoga Chips 的小食,薯片就是這樣不小心被發明出來啦。
![]() ![]() 薯片的發明人 George Crum。 | ![]() ![]() 最早的 Saratoga 薯片(復刻版)。 |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薯片還要靠手工削皮、切片,只能小批量生產。1920 年代,土豆削皮機的發明提高了生產效率。與此同時,有一位名叫 Herman Lay 的土豆削皮機推銷員,大力打開薯片巿場,從他的姓氏,你大概也猜到他就是薯片王國 Lay’s 的創辦人。
薯片的天敵是濕氣,所以防潮至為重要。現在我們一直在用的食品密封包裝,就是為了防潮和保持食物的新鮮度而發明的。而在薯片密封的包裝袋中充入氮氣,不但能起到緩衝的作用,令薯片不容易粉碎,更重要的,是氮氣是世界上最穩定、最不容易產生化學反應的惰性氣體之一,能讓薯片更長久地保持爽脆和新鮮。所以大家也就別再抱怨,大大的一袋薯片,打開後怎麼只有小半包,這都是有原因的。
薯片的種類非常多,單以製造方法的不同,就有以下幾種:
- 普通薯片
- 手作切片
- 波浪厚切
- 薯粉塑形油炸薯片
![]() ![]() 「普通切片」是最典型的袋裝薯片,先將土豆洗凈去皮再下油鍋,瀝乾後入袋,全自動化流程大量生產。因為油鍋溫度高,薯片中的水份會瞬間被蒸發掉(從 80% 驟降至 2%),薯片會「嘩」地吸飽油份(含油量 30-40%),做好的薯片質地較薄,表面光滑。 | ![]() ![]() 「手作切片」(Kettle Cooked Chips)標榜全天然材料並小批量生產,含油量亦較低。通常土豆不去皮就切片,因而有更強的薯味,薯片亦更厚更硬更有嚼勁,脆口程度上更勝一籌,並帶有淡淡的焦香,但不習慣的人會覺得這種薯片有點硬。 |
![]() ![]() 「波浪厚切」(Ruffles)一般是用來蘸醬吃的 (例如 Sour Cream 或芝士醬),但卡路里當然也加碼。這個品種中,Lays 算是老手,1958 年 Lays 買入專做波浪厚切的 Ruffles 薯片廠後,壟斷了波浪巿場很多年。 | ![]() ![]() 「薯粉塑形油炸薯片」(最著名的是 Pringles)嚴格來說不算薯片,因為它是先將土豆泥(薯粉)壓製成一片片,再進行油炸,所以能每片薯片都同樣大小。馬鞍形的設計,是為了限制兩個軸向的移動,減少薯片在筒中破碎的機會。 |
而說到薯片的口味,那就真的多到無法計算了。曾有那麼一個階段,薯片就像方便麵,附贈一個小鹽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
到了 50 年代,愛爾蘭薯片公司 Tayto 最先研發出薯片的調味技術,最早的調味薯片,是洋蔥芝士(Cheese and Onion)與鹽醋(Salt and Vinegar),時至今日,這兩種口味依然存在,且已固定為綠色和藍色的基本包裝配色。
1960 年代,薯片開始風行全球,一些薯片製造商,例如 Lay's,會針對不同地區顧客的口味進行定製。時至今日,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口味,而且年年推陳出新,今天就給大家看看幾個較有代表性的:
加拿大:酸黃瓜、楓糖烟肉、布丁、希臘羊乳酪和橄欖、牙買加燒雞
德國:咖喱香腸、東方香料
日本:紫菜、醬油、芥末、李子、比薩、扇貝醬、串燒、章魚燒
英國:奶酪和小紅莓、辣味芒果、薄荷羊肉、黑椒肉餡羊肚(haggis)
法國:百里香雞肉
泰國:火腿黃芥末
印尼:紫菜
中國:芝士焗龍蝦、黃瓜
美國:熱狗腸
烏克蘭:炸香腸
-
2021-03-07COVID-19 vaccine 關玉蓮醫生談接種新冠疫苗
2021-03-06Women's Day 2021 疫情下的三八婦女節:「選擇挑戰」
2021-03-05Palm on shoulder TikTok 新潮流「手掌放肩膀」原來大部份人都做不到!
2021-03-04New Planet 17歲 NASA 實習生發現粉色新行星 網民:美爆了!超想移民!
2021-03-03Egg 雞蛋煮多久最好?「溫泉蛋」和「溏心蛋」又有何不同?
2021-03-02iCON 安康免費中文健康講座 - 掌管您的健康:中風治理及預防
2021-03-01爸媽看過來!FR App 送 DISNEY'S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玩具禮物包價值 $280!
2021-02-28送你 DISNEY'S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玩具禮物包
2021-02-28Celina 週六品味圈之「生活雜誌 - 一月、二月好書推介」
2021-02-27Shower Personality 洗澡反映你性格 你是哪一種類型?
2021-02-26Captcha 「我不是機器人」打個勾就知道?揭密 Captcha「辨識人類原理」
2021-02-25文楓「楓馳電掣」專欄 - 保時捷的電動超跑 Porsche Taycan Turbo
2021-02-24Amazon 網上集資 推出咕咕鐘、智慧營養秤、便利貼印表機
2021-02-23Ice carousel 絕世好爺爺!自製「冰盤旋轉木馬」供孫兒玩樂
2021-02-23Movie 請你看好戲: THE CROODS: A NEW AGE
-
2021-02-22CNY online celebrations 金牛到 祝福到 | 2021 年花式網上拜年 聽眾員工滿滿幸福感
2021-02-21Gastric Reflux「胃食道逆流」飲食要好消化!這些食物自帶消化酵素是天然消化劑
2021-02-20Handicapped but strong 兩名「天生沒雙臂」小女孩不向命運低頭 以腳代手感動網友
2021-02-19Maytree 超強韓國 Acapella 樂團 神級演繹 iPhone Windows 鈴聲
2021-02-18CNY 農曆新年傳統習俗與禁忌知多少 之「拜年篇」
2021-02-17Hand warmers 暖包放哪裡最暖?用完還有其他功能?
2021-02-16CNY 農曆新年傳統習俗與禁忌知多少 之「新年篇」
2021-02-15Nian Apple 新年微電影《阿年》正式上線 用 iPhone 拍出來的電影 探討勇氣與希望!
2021-02-14Heart shaped plants 讓你的愛情生根發芽!一起來種這些心形植物吧
2021-02-13牛年有食神!FR App 送出兩張 Dine Out Vancouver $100 餐券!
2021-02-12Red packets 恭喜發財!十大創意牛年紅包大公開 祝你牛年發大財
2021-02-11Rainbow diet「彩虹飲食法」抗衰老提升免疫力
2021-02-10Black History Month 加拿大黑人歷史文化月 - 為甚麼從前加拿大的黑人列車員全被稱為「George」?
2021-02-09Inflatable fashion 還以為是緩衝包!LV 新氣囊背心「成分是空氣」
2021-02-08Google 地圖暗藏洋蔥 日男用街景服務搜老家驚見亡父身影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