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Topics 娛樂追蹤

請按此重溫「大眾論壇」及「新聞最前線」關於「華埠的新與舊」特備節目 Click here to listen to audio archive of the Chinatown special programming

很多朋友都對大溫地區各個風景優美的景點如數家珍,但對見證了加國華人歷史的溫哥華華埠卻了解有限,為了讓更多朋友認識北美繼舊金山唐人街後面積最大的華埠,加拿大中文電台新聞部特別製作了《History of Chinatown in Vancouver 華埠的新與舊》新聞專題,為各位詳細介紹這個歷史城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Vancouver has the largest Chinatown in Canada, and it used to be the best place for Chinese gourmet food and shopping, but with the demographic shift in recent decades, many people believe it has lost its charm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City of Vancouver has some plans to revitalize the area, and some developers are proposing redevelopments. How would this affect the future of Chinatown? Fairchild Radio News Team discussed the issues with local residents, politicians, community leaders and developers for thei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rdova 夾 Abbot。〈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Cordova 夾 Abbot。〈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從中國專程來加拿大建築鐵路的華工,在 1886 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竣工後頓時失業,其中部份人落腳溫哥華的片打街和上海巷一帶,溫市華埠從此形成,其人口至 1887 年時約有 90 人;另一方面,位於新西敏市的二埠也有許多華人聚集,但在 1898 年遭遇大火後,部份居民因此移居到溫市華埠。根據統計,溫哥華華人人口到 1901 年已接近 2,900 人,1911 年更達 3,559 人,超越華人社區較早成型的域多利,成為全加拿大最多華人聚居的城市。

Jack Chow building。〈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Jack Chow building。〈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其後為了防止華人勢力擴張,「排華法案」在 1923 年通過,華埠發展因此受到侷限,直到 1947 年該法案被推翻後才獲得改善。在 1950 年代末期,華埠與附近的士達孔拿社區逐漸融合,成為相輔相成的社區,並在 1971 年被省府列作歷史城區。

但在 1980 年後,由於更多移民選擇居住在列治文與本拿比等城市,溫市華埠的經濟活動逐漸減少,店鋪生意一落千丈,再加上治安狀況所帶來的問題,令華埠的發展更雪上加霜,溫哥華市政府因此在 2001 年成立振興華埠委員會,希望藉各種措施改善狀況,並致力於其長遠發展。

East Georgia 街。〈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East Georgia 街。〈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誌〉
 〈圖片源自 SFU.ca〉
〈圖片源自 SFU.ca〉

但這也引來多個發展商在華埠內開發新的項目,部份項目更打算貼近先僑紀念碑,因此傳出反對聲音,再加上許多商家因為重新開發而被迫搬遷或歇業,更令居民感到無所適從。

究竟華埠居民、歷史學家、政治人物與開發商對華埠的未來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請點選下列的視頻連結,收看《History of Chinatown in Vancouver 華埠的新與舊》新聞專題,或點選最上方的連結重溫 AM1470「大眾論壇」 FM961「新聞最前線」之特備節目。

粵語版:

國語版:

〈部份圖片源自 Changing Vancouver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