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on Choi 聖誕聚餐另類選擇 盆菜冷知識

December 3, 2019, 12:00 am

好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Holiday Season 啦!逢年過節,與親朋好友共聚一堂分享美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件事。說到聚餐,有人喜歡吃到飽的酒店 buffet,有人喜歡出席者自備一菜的 potluck,但其實盆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現在很多餐廳也承接訂單,超市也有現賣的小型盆菜,在溫哥華想吃盆菜絕非難事。但到底盆菜是哪個地區的風味菜?做法如何?今天我們就要帶大家好好認識一下這個特殊的節慶美食文化!  

Poon Choi is a traditional Cantonese dish once common throughout Southern China. It first spread to the walled villages i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and then to the rest of the territory. It is a Cantonese cuisine served in large wooden, porcelain or metal basins due to the communal style of consumption. The Chinese name, transliterated as Poon choi, has been variously translated as "big bowl feast", "basin cuisine" or "Chinese casserole".


屏山鄧氏祭祖在山頭煮盆菜(Photo from Wikipedia)。

除了祭祖,新界圍村的鄉民在其他節慶例如新居入伙、祠堂開光或新年點燈,都會舉行盆菜宴。

根據香港 Esquire 雜誌的盆菜原是客家菜,是廣東省和香港新界圍村(由石牆包圍的舊式村落,住在村內的村民多為同一家族的族人)的獨有飲食文化,一般都是因為村內有喜慶事,村民就在空曠的地方,擺出木枱木櫈,菜餚以木炭加熱,大家圍著吃盆菜,故此盆菜也有喜慶團聚的意義。  

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菜色出現?相傳宋末時期的文天祥因為被元兵追殺,逃至現時深圳市的灘頭,因為天色已晚,部隊只有隨身帶備乾糧,沒有太多食物,於是附近的船家就把家中的豬肉、蘿蔔、魚蝦等,用木盆盛好送給部隊;另一版本就是南宋晚期,宋帝落難至香港元朗,村民得悉皇帝駕臨,為表心意,將家中最珍貴的食物貢獻,倉促之間以木盆盛載美食。


西貢北同樂日盆菜宴,要為過千位賓客提供食物。(Photo from Wikipedia)

傳統的盆菜以木盆盛載,但現時大部份已改用金屬盆,方便食用之前加熱和消毒。

食材方面,盆菜的食材沒有特別規定,但因為屬南方的鄉土菜,一般都會加入當地人喜歡的蘿蔔、枝竹、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和炆豬肉。新派的盆菜用料比較講究,不少酒家亦會加入珍貴的食物如花膠、海蝦、蠔豉、鮑魚等。  

在製作方面,現在大家都早已習慣到餐廳預定,不過正宗的盆菜是很多人分工合作而成的宴會,第一天要上山斬柴;第二天則要購買充足和新鮮的材料,因為是用於拜天祭祀和祠堂的喜慶宴會,所以不會用急凍或冰鮮的食物。而到了第三天,就要開始炆豬肉及準備烹調其他食物。

此外,盆菜內的食物都好像堆積木,一層疊一層、由上至下排好,上層是較名貴的食材,一來美觀,二來是為了讓客人先吃,比如是海鮮、雞肉等,而最下層則會放容易吸收醬汁的材料,例如豬皮和蘿蔔等。  

傳統上,人們會坐在八仙桌上吃盆菜,即是一圍盆菜供八位村民食用。有時大型的盆菜宴亦可能會採用一種叫「流水席」的方式上菜,即是坐滿八人開一席,吃完後另外八個人坐進來再開一席,情況有點似「飲茶」一般。

說到這邊,大家是不是對盆菜又有近一步的認識啦?下回跟家人一起分享盆菜時,不妨藉機「賣弄」一下今天所學到的冷知識吧!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id-Autumn Food Calories「埋數時間」- 中秋食品卡路里一覽

Chinese dessert 專業級水準中式甜品 自己做一點都不難!

Hot pot 肥牛不是最肥 ?! 火鍋料卡路里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