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n-on Interfaces 觸感科技新突破 仿人皮手機殼

November 12, 2019, 12:00 am

許多人換購新的智能手機時,都會一併購買一個手機殼,這個配件的重要性可見一班。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主打不同功能的手機殼,但如果有一個手機殼以「仿人皮」著稱,各位朋友會想購買嗎?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手機殼,以高科技模擬真人皮膚的反應,感覺上好像很酷,可是也有一點恐怖…快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Forget protective covers – there are now skin-like phone cases that respond to being pinched and tickled. Marc Teyssier at Telecom Paris in France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devised an artificial skin for interactive devices that responds to touch. The skin is able to detect a variety of gestures, including sliding, stretching and rotation.

巴黎高等電訊學校博士生 Marc Teyssier 和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巴黎第四大學共同研究開發出一款名為「Skin-On Interfaces」的高度仿真人工皮,其應用面向包含智能手錶錶帶、觸控板,甚至是手機殼。


Marc Teyssier 發明的「Skin-On Interfaces」能將冷冰冰的 touchpad 變成酷似人類皮膚的觸控界面,不單有手感,還可憑抓癢、撫摸和擰搣等手指動作來傳達命令。

「Skin-On Interfaces」其中一個目標是應用在 robot 之上,像《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內外表和觸感都像真人的機器人,出現在現實世界的日子指日可待。

Teyssier 介紹,「Skin-On」實際上有四層,包括上下兩層用樹脂做出類似皮膚的觸感,裡頭有一層電線,還有一層用膠水做出像脂肪般的軟膠墊。坦白說,高仿真人皮給人一種微妙的不舒服感,不過 Teyssier 相信人工皮膚技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也能應用在機器人或義肢上。


「Skin-On Interfaces」除了外觀上酷似人皮,感知能力也是以人類皮膚作藍本:經由「皮下層」、佈滿導電線的「電極層」和帶有像真紋理的「表面層」,能將觸感化為電子訊號,令智能裝置產生反應。(Photo from MarcTeyssier.com)

在手機殼的應用方面,使用者可以透過按壓手機殼側邊召喚工具選單、敲擊手機殼來打字、捏手機殼代表調整音量,甚至能用不同的觸摸方式來選擇表情符號,像突然緊壓手機殼代表生氣、搔癢手機殼是大笑、輕撫則是滿足等等...


用在手機殼之上,簡單如以左手或右手拿手機,都能讓手機系統知道怎樣的界面會較為方便。

尤其很多命令都是經由姆指傳達(例如 swipe),當手機知道你是左撇子抑或右撇子時,便能為你度身定造適合的界面。

說真的,小編還是覺得這款手機殼怎麼看怎麼 creepy 。雖然看了上述解釋後,覺得它的確可以有很實際的科技應用,但作為一個平凡人,小編還是覺得 Cony 兔兔 Brown 熊大之類的可愛手機殼更適合我們日常使用,不知道各位朋友怎麼想呢?以下隨文附上 Cony 兔兔Brown 熊大手機殼圖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恢復情緒!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Case_lovers (@iamacaselover) on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Phone battery 都說手機充電不要充整晚 但原來更糟糕的是...

蘋果騙很大?有民間報告指出:iPhone 續航力比宣稱低 18% 至 51%

Energizer Phone 手機連續 50 天無需充電 但這厚度你能容忍嗎?